-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
- 单位名称或姓名:哈尔滨科技大市场
- 技术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生物发酵饲料。是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约专家李福生团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研究和大量实验,将玉米秸秆、花生壳粉、米糠等农业废弃物,经过发酵技术,在不同畜禽养殖中20-40%代替配合饲料饲喂畜禽,在采食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 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应用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菌及部分单细胞藻类等。秸秆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含有菌体蛋白、各种酶类、抑菌因子、维生素等菌体发酵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促生长功能。制作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的酶制剂主要是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此类酶可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微生物蛋白合成,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因此,利用纤维素分解酶发酵农作物秸秆可以提高需氧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秸秆的黏附和降解,提高秸秆的发酵品质。 本项目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提高饲料适口性。通过发酵可有效促进大量的酸香类等天然芳香成分产生,使饲料更加松软,酸香浓郁、醇厚,提高适口性,促进采食。(2)养护肠胃。发酵饲料中丰富的有机酸,降低了胃肠道pH值,改善消化道酸碱环境,抑杀饲料中致病菌、寄生虫,有效解决了其对肠胃粘膜的伤害,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和有益菌的繁殖。(3)提高健康度。发酵饲料中大量高活性有益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吸附增殖,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使肠道功能健康稳定。大量有益微生物还能有效吸附并中和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对动物健康的损伤。(4)增强免疫机能.有效刺激消化道黏膜免疫功能,提高动物免疫机能和健康水平。预防药物用量大大减少,既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耐药性菌株对养殖环境的污染。(5)有助于消化吸收。发酵饲料含有大量促进饲料分解和消化的酶,许多大分子的营养物质被预先酶解,有效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大分子抗原的数量,减少腹泻的发生。(6)改善饲料品质。饲料经过发酵以后,植物细胞破解使营养溶出更完全,一些大分子蛋白质以及难以消化的纤维类物质含量大大减少,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饲料中的一些抗原物质和毒素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减轻了对动物肠道尤其是幼龄动物肠道的抗原性刺激;益生菌产生大量的消化酶类、小肽、B族维生素以及未知促生长因子,从而提高了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间接提高了饲料营养水平。(7)降低饲料成本。发酵饲料使用后,从粪便中排出的未消化饲料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8)优化养殖环境。发酵饲料因为其极高的消化利用率,显著减少了动物粪便中氨氮物质的含量,降低粪污的排泄量,降低养殖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含量,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蚊蝇孳生。 项目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依托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强大的科研实力,致力于为我国畜禽养殖行业提供优质的生物发酵饲料,同时对减少农业废弃物排放做出贡献。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生产生物发酵饲料1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按发酵饲料净利润平均500元/吨计算,可实现年利润5000万元,上缴所得税2000万元。农户采用生物发酵饲料后,可提高畜禽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实现降低养殖成本,每头生猪降低成本60-100元,每头肉牛降低成本约2500元,每头奶牛年降低成本约2000元。
项目公司自成立以来,建设了一支以中科院哈尔滨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签约专家李福生为核心的经营团队,其中博士3人,硕士2人。李福生博士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黑龙江省政府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一次。
项目负责人李福生自2010年开始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反复研究,以秸杆和粮食深加工后的残余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厌氧发酵原理,研制出一种新型生物发酵饲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促进牲畜肠胃吸收,健康生长,养殖过程中全程不用抗生素。 该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及应用,打破了玉米秸秆只能饲喂牛、羊的历史,开启了玉米秸秆在猪、鸡饲料中可以大量应用的先河,对于降低畜禽养殖成本、提高畜禽产品品质、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玉米秸杆燃烧、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对未来养殖业发展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目前,项目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制备技术,在发酵菌种选择和复配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022年2月10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公布了《2021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概况指出:2021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9344.3万吨同比增加16.1%,其中猪饲料产量13076.5万吨同比增加46.6%;肉禽饲料产量8909.6万吨同比减少2.9%;反刍动物、水产、宠物饲料产量环比分别增加12.2%、8.0%和17.3%,饲料添加剂总产量1477.5万吨同比增加6.2%;氨基酸、维生素产量分别为425.5万吨、177.3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5.1%和10.5%,酶制剂和微生物直接产量同比分别出现19.0%和17.4%的增加。 由于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大豆、玉米等饲料粮的大量进口,2021年我国进口饲料粮16453.9万吨,达粮食总产量的24.1%。其中,大豆进口9651.8万吨,国内产量仅164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为85.5%;玉米进口增幅最大,进口量已达国内产量27255万吨的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健全饲草料供应体系,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2021年3月畜牧主管部门发布了《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要求降低饲料中玉米、豆粕占比。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冶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推动精准配料、精准用料,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同时提出在2022年扩种大豆和油料作物。2022年2月13日,在农业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着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饲料粮减量替代”政策的推行,将有效缓解粮食进口激增现象,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对本项目产生了重大政策性利好。保守估计,每年国内畜禽饲料市场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
本项目拟采取技术合作方式,希望投资方投入资金1000万元。项目公司以技术入股,占股30%。投资方占股70%。投资用途包括:厂房投入700万元,生产设备投入2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100万元。建设生产发酵车间、发酵车间、原料库房共计95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