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易 登录 | 注册
股交交易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技术交易 > 成果
高端纳米碳化硅材料产业化项目
发布时间: 2023-10-28 浏览量:1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
  • 单位名称或姓名:哈尔滨科技大市场
  • 技术领域:新材料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项目主要产品为纳米碳化硅粉体材料开发及生产技术,研发团队历时20余年,攻克了纳米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并经过小试、中试、终试和小型工厂化试制,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解决了我国诸多领域原材料不足而导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现已形成年产50吨粒径100nm以下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年产2000吨高纯碳化硅亚微米(100nm-500nm)粉体生产能力,主要面向碳化硅陶瓷密封环、高速轴承、防护装甲、精细磨料、智能手机陶瓷背板、无人机、太空反射镜及光学相机等市场。 国内碳化硅生产企业的产品可分为绿色碳化硅和黑色碳化硅。黑碳化硅含碳化硅约95.5%,其韧性高于绿碳化硅,大多用于加工抗张强度低的材料,如玻璃、陶瓷、石材、耐火材料、铸铁和有色金属等。绿碳化硅含碳化硅97%左右,自锐性好,大多用于加工硬质合金、钛合金和光学玻璃,也用于珩磨汽缸套和精磨高速钢刀具。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碳化硅材料主要应用领域多以建材、冶炼、机械磨料等传统行业应用为主,主打低端市场,不具有与项目公司产品相比性。而用于高端结构的陶瓷材料国内尚无竞品,项目产品部分指标超越国际,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股权融资:该项目拟在哈尔滨地区设立企业,本次为天使轮融资,融资金额为3,000.00万元,股权比例待与投资者商议后确定。 项目拟投入资金5,000.00万元,结合股权融资合作方式,项目团队提供部分核心技术及研究成果、相关生产设备等与投资方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厂房租赁、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储备、团队组建及流动资金等方面。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王志江,201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讲师/硕导;2011-2012年,University of Windsor博士后;2015-2016年,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至今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任教授/博导。先后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航天和总装研发项目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曾获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1项,研究成果多次被世界著名科技期刊封面报道,10余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赵海瑞,2020年起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攻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化硅功能陶瓷及碳化硅结构陶瓷。 孙永生,高级工程师。岗位职责是负责生产技术管理,目前已完成厂房的设计图纸、设备的布置、工艺点的布局及消防、供配电设施的选型等工作。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制备出性状均匀、高纯度的碳化硅纳米线,生产过程不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突破了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制备工艺操作困难、成本高、产能低的缺点。此外,现已制备出粒径均、高纯度的碳化硅纳米颗粒,生产工艺简单,突破了传统机械粉碎法制得粉末粒径大、分布不均匀、引入杂质多的缺点,同时突破了高温自蔓延反应反应条件苛刻、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等技术壁垒。共申请专利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公布阶段发明专利3项。

行业与市场Industry and market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生产国,生产企业数量约有200多家,行业总产能在全球总产能中的占比达到75%左右。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碳化硅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左右。随着我国碳化硅行业低端产品过剩现象日益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较多企业盈利能力开始下降。而国内高端碳化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进口受限的矛盾突显。国内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生产企业零散、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技术落后,大部分只能生产低端的碳化硅陶瓷制品,高附加值碳化硅陶瓷制品国内供给严重不足,碳化硅陶瓷制品大都以进口为主,进口替代空间大。碳化硅陶瓷是新材料的一种,其下游应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应用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经过不断发展,我国碳化硅陶瓷行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在高端产品领域,国内需求尚依赖进口,尤其是在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2018-2023年碳化硅行业市场需求趋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碳化硅市场规模约67.08亿元,同比增长14.28%,2022年全球碳化硅市场规模达到300亿美元,其中高端碳化硅(纳米碳化硅)的需求量占较高比例,约达100亿美元。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有望成为“以高端市场替代进口为目标,生产、销售高性能碳化硅粉体,提供订制化开发与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内领航人”。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实现产品“生产销售一代、技术储备一代、创新研发一代”的产学研体系,保持高端碳化硅材料领域国内的技术领先地位,力争三年累计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亿元,具体未来三年财务预测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