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易 登录 | 注册
股交交易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技术交易 > 成果
大豆新品种佳豆8号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46143502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志新
  • 技术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 1、课题来源:国家863计划项目"大豆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培育(2001AA241063)"。 2、课题背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食用油和饲料蛋白的主要来源。黑龙江省是找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量 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油用大豆与食用大豆生产与供给基地,面积占全国的35-45%,总产占全国40-48%,单产比全国平均水平 高10%左右,因此,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存在以下问题:(1)品种油分含量低。大豆85%以上用干 油脂加工,油分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加工效益。黑龙江省大豆含油重为19~20%,较国外大豆低1.0~1.5个百分点,提高含油 量对企业加工和提高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品种单产低。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大豆平 均单产一直呈现较平稳的向上发展趋势。2000年平均亩产144.7kg,2005年平均亩产162.7kg,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000~ 2009年9年平均亩产157.3kg。中国大豆平均亩产120kg左右。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130kg左右,较世界平均亩产低30~ 40kg,牧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世界大豆主产国低50~60kg品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的综合性状不佳,亟待育种改良。 (3)品种抗病性差。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使产量降低10~31%,严重地块甚至达50%,同时也降低 大豆商品价值.大豆疫霉根腐病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地块甚至绝产,是一种毁火性病害。大豆病毒病(黑龙江省优势株 系为SMV1)可减产10~15%,且籽粒斑驳降低商品等级。以上三种病害是黑龙江省障碍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病害,亟待解决。 (4)品种话应性差。品种适应性取决于品种的稳产性和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控制,受多个性状影响。目前生产上推广应 用的品种多数是推而不广,适应性急需改良。针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应用品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我们确定了选育高油、 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育种目标。 二佳豆8号品种简介 品种来源:以黑河38为母本,合交03-2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高油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9厘米左右,有分枝,白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子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19.6克左右。三年平均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质含量38.53%,平均脂肪含量22.42%。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产量表现: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80.5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7.8 %;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747.4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43增产10.6%。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中旬播种,选择一般肥力地块种植,适宜垄三栽培,公顷保苗30万株。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尿素25公斤,钾肥75公斤。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拔大草1-2次,或采用除草剂除草,成熟后及时收获。 注意事项:建议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适应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